五代刀锋(出书版)_第6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节 (第4/7页)

是从那一刻开始,他萌发了要一举荡平北汉,将契丹人彻底逐出河东的想法。

    ??但没想到,围攻太原以来,先后投入兵力十余万,调动从河中到关东的各地民伕更达数十万之众,半个月下来,攻城屡屡受挫,毫无进展。符彦卿部又在占据主动的情况下惨遭翻盘,兵败忻州,战事变得岌岌可危。现在雨季又到,补给将更加困难,如果辽军大举南下,全军危矣。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是什么让自己在大获全胜之后又陷入到如此困境?柴荣在头脑里一遍又一遍回放着自出征以来的每一件事,试图从中找到解读疑问的钥匙。

    ??出征前以冯道为代表的朝臣们的态度;高平之战中突然崩溃的右翼;行军路上泪流满面,箪食壶浆相迎的老百姓;忻州城外全军覆没的后周骑兵;大雨中艰难跋涉,运送补给的民伕……这一切如拼图般在柴荣头脑中萦绕,盘旋,渐渐聚合成了一副巨大的图景。柴荣叹了口气。一切的偶然背后都有必然。从主动到被动,从大胜到受挫,都有更深的原因。现在的后周王朝,还远远没有实力一口吃掉北汉,击败契丹。强大的军队,强盛的国力,得力的人才,振奋的人心,这一切远远不是杀几个临阵逃脱的大将就可以改变的。他需要的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

    ??“陛下!”柴荣猛然从沉思中惊醒,他抬起头,看见了全身湿透的马全义。“赵将军领兵猛攻太原,以火焚烧城门,战况炽烈!”马全义也算是身经百战的沙场宿将,如此激动,看来所言非虚。柴荣当即起身,翻身上马,带着亲随卫队,直奔城下。

    ??太原南门外,浓烟滚滚,杀声震天。城墙上,不断有攻城的士兵惨叫着坠落,更多的士兵正冒着倾泻而下的箭雨和檑木冲向城墙。柴荣一眼便看见了端坐马上,手举长刀指挥攻城的赵匡胤。

    ??“赵将军听闻史将军战死,悲愤万分,今晨便誓言夺下太原。是以火烧城门,亲自领兵攻城……”马全义忙不迭地解释。“不好……”柴荣打断马全义的喋喋不休,高声叫道。马全义抬眼望去,赵匡胤左臂中箭,似摇摇欲坠。二人正大惊时,只见赵匡胤以刀驻地,竟又强行立起,继续指挥攻城。“真勇将也!”柴荣叹道:“若为区区一太原,又失大将,岂不可惜。传我军令,停止攻城,收兵回营!”

    ??柴荣知道,攻灭北汉的最好机会已经失去。赵匡胤等人固然英勇,但眼前正在上演与当年后梁围攻太原时极为相似的场景。而那一次,朱温在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彻底崩盘。现在北线受挫,雨季又到,如果再拖下去,辽军一旦突破忻州防线,后果将不堪设想。再愚蠢也不能拿自己的家底去做毫无意义的赌博。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意气用事。

    ??在众将面前,柴荣宣布了退兵的决定。“平定天下,终非一朝一夕之功。高平一战,我军大获全胜,重创刘崇主力,已成就大功。如今河东已成弹丸之地,迟早为我所有。雨季已至,将士疲惫,补给困难,再战已无益。”柴荣如是说。

    ??没有人反对。虽然不甘心,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只是军民加在一起数十万之众,要顺利撤退却是一件难事。五十三年前,后梁大将氏叔琮以重兵围攻太原,不克。撤军时,急于脱离苦海的氏叔琮甚至来不及等狙击线成型,就率领大军匆忙撤退。结果在河东铁骑的追杀下,撤军最终变成了一场大溃败,梁军死伤惨重,甚至连重镇潞州也差点丢掉。柴荣当然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面对皇帝的担心,大将药元福提出,愿意以本部军马列阵断后,阻击追兵,掩护大军撤退。以一己之力独挡追兵,为全师断后,这样的任务换一个人柴荣或许不敢轻信,但对药元福的毛遂自荐,柴荣却非常放心。

    ??要论后周军中最擅打硬仗的将领,药元福首当其冲。他在后梁名将王檀部下从军时,便以勇猛著称。后晋开运年间,面对大举入侵的契丹军队,时任千牛卫将军的药元福屡屡上演以弱击强,以一敌十的惊人表现。后汉乾佑年间,药元福奉命讨伐凤翔军阀王景崇,当时后蜀数万人马来援,兵力不济的后汉军队眼看就要崩溃,药元福领数百名精骑发动反击,战局顿时逆转。这一战,药元福一路追杀至大散关,歼敌三千余人。蜀中军人一听药元福的大名,无不心惊胆战。

    ??而最令柴荣印象深刻的当属三年前的晋州之战。当时刘崇兵败,连夜遁逃,药元福强烈要求带兵追赶,一举攻入北汉,但因主将王峻强行阻止而作罢。后来郭威曾对柴荣感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