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多福(清穿)_多子多福(清穿) 第1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多子多福(清穿) 第131节 (第2/3页)

间抬头。
  张樱倒是还好,接触过也看过无数分析帝王的娱乐作品与论文等,虽然震惊却还是接受良好。
  四福晋却似乎有些接受不了,听完太后发言后虽然很快敛下神色,可张樱能看出来她心里存了事儿,即便还在太后面前变得有些心不在焉起来。
  十福晋则是为太后透露出来的四皇子可能登上大位的话,而感到震惊。
  太后摸了摸十福晋的手:“多为自己打算。”
  十福晋又是一阵泪崩。
  ……
  皇帝很快带人回来。
  胤祺也在其中,能看得出他非常想要尽快赶回皇宫,又碍于康熙的身体状况而只能慢慢磨蹭。
  但好在,胤祺赶回皇宫的时候,太后尚且清醒。
  康熙不顾病痛走到太后床前,所有人都退后一步,等着康熙与太后说话。
  其实要张樱说,这对“母子”之间其实更多还是公事公办,真没多少贴心话、临终遗言要说的,而此时此刻,想必不论是太后本人,还是被太后养育长大的胤祺都更想要与对方说话。
  但一个即便马上就要死了,也还要顾虑自己的身后事,放不下对科尔沁的担心;一个则还有额娘兄弟、福晋孩子要顾,都只能看着康熙上前与太后说话。
  好在康熙与太后谈话不久,他自己的身体就受不住了。
  太监们赶紧上前将康熙搀扶着进了太后旁边的偏殿休息,胤祺这才上前,一下就跪在了太后面前。
  太后看着胤祺,伸手摸了摸他的脸:“你这段时间的关心我都看在眼里,我走了也不要伤心,这一辈子……我值了。”
  胤祺泣不成声。
  太后又拉着胤祺的手,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在看到五福
  晋毫无波动的脸后闭了嘴。老五福晋已经被这孩子伤得死了心,她说再多,也不过是让这对夫妻更添几次争吵而已,索性不说了。
  她拉着胤祺问了一些家中杂事,就跟寻常人家的长辈一般,关注的都是些家长里短。
  胤祺故作兴奋地与太后说起那些小事儿,知道不知道的,听说的瞎编的全都一股脑地告诉了太后,太后听得高兴了,胤祺却在感觉到太后抓着自己的手越来越无力后越发难受。
  直到夕阳西下,月上柳梢,太后在胤祺的絮叨声中,终于闭上了眼睛。
  就好像,她只是听得累了,所以不小心睡着了一样。
  酉时三刻,太后薨逝。
  举国哀悼,国孝三月。
  从十二月到来年一二月,举国上下,不得进行一切庆贺宴饮之事。
  今年的年,似乎过得格外漫长。
  而对张樱而言,还有一件雪上加霜的事——
  太后薨逝不久,康熙重病。
  “康熙帝足背浮肿,周身沉重,中心烦躁,不能成寐,稍寝即醒,醒时头晕,至五鼓始寝半刻。康熙帝亦病七十余日。”【引用】
  在这种人人自危,唯恐惹怒了康熙皇帝的情况下,那些个海外传教士却闹出了幺蛾子。
  海外传教多是以免费医疗与教育吸引百姓产生信仰,再将神凌驾于皇权之上,让所有信教的百姓向主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样做自然有好处,传教士们可以在段时间内收拢大量的信徒;可也有着非常大的弊端,那就是底层百姓受教育水平不高,一旦信了他们的言论,稍微受到挑拨,就极可能引发动乱。
  而这次激怒康熙的,正是因为传教士与天主教信徒们极为重视的圣诞节,正好在太后薨逝之后,在康熙禁止一切庆祝活动后,传教士们还在努力想办法,那些满脑子要为主奉献一切的百姓却闹了起来。
  更让康熙生气的是,他在下令彻查之后,竟发现这些百姓每年嚷嚷着没粮食交税,却拿出了相当多的粮食奉献给牧师。
  税收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东西,这些百姓的举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