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登基三年模拟(GL)_分卷(9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98) (第3/3页)

冷笑一声,分毫不为自己弑君的行径而感到胆怯,亦或是良心不安。
  在她看来,当年婉宁党那般猖狂,有一半的原因都要归结于明熠身上。
  因为这位帝王当真是薄情,不止对后宫的妃嫔们漠不关心,对除了明晏以外的皇子公主也同样没有什么感情也就是因为这种对待子嗣殒命时的冷漠态度,才使得婉贵妃和宁妃愈发恣肆无忌,害得她的七皇子连名字都还没来得及取,便早早丧命于沈祝二人的毒手!
  即使瑛妃欣赏明熠的圣明,钦佩对方有意立九公主为帝的魄力,但也不得不承认,直到这么多年过后,她依旧对其心怀怨怼,所以才会选择齿动摇这种慢性奇毒,让皇帝饱受头疼欲裂的折磨,数年之后才会毒发身亡,结束这种熬人的痛苦。
  而与此同时,就仿佛是老天都在帮助她一般:六皇子明晔的生母宋贵嫔,在揭露宁妃暗害文婕妤三度滑胎后,由于与其同党的缘故,被皇帝降为答应,儿子也过继于静贵人名下。
  这对瑛妃而言,简直堪称是瞌睡来了送枕头,顺理成章地将明晔也纳入了她的掌权计划之中。
  自立为女帝的阻碍颇多,且她也没有足够的人脉势力,届时拿什么统领文武百官?
  然而,扶植一个傀儡皇帝,再在其身后摄政这样岂不是会容易许多?
  虽然不像明昙那样,自幼就被当做皇太女而教育,但瑛妃自身的政治素养一向远胜常人,当然足以在明晔身后执掌大权。
  出身卑劣又如何?家世不显又怎样?
  德贞女帝在入宫之前,也同样只是个芝麻小官的女儿罢了,与她许沉璧有什么分别?
  刚想到这儿,窗外便又是一阵料峭春风吹来,寒意让瑛妃的思绪逐渐归拢,瞥了眼炭盆中堆积的灰烬,方才惊觉自己居然回忆了这么久。
  纵观如今政局,能和九公主打擂的二皇子已倒,还有谁可以制得住明昙的锋芒?
  瑛妃低笑一声,摸着盏中早已尽凉的茶水,扬起手来,毫不犹豫地将其泼出了窗外。
  真是不知能让自己继续潜藏在暗处的日子,究竟还剩下多少呢?
  第110章
  不日之后, 帝后回京,下旨发落那些参与谋反的罪人。
  归顺于乾王的叛军被尽数判处枭首示众,而与明晖共同谋划的诚国公, 就算再如何搬出当年的从龙之功来说情,也同样难逃抄家灭族、立决问斩的命运。
  又一个世代官族就此倾颓消失,下场竟比当年的祝氏还要凄凉万分。就连诚国公的老妻也一并锒铛入狱,面对沈开谊这个害得全族都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 简直恨不得将其拆骨扒皮,拧了他的脑袋去告慰死不瞑目的沈氏列祖列宗。
  早便告诫你,之前吃了秋猎那件事的亏, 就得长个教训,不要再跟着二皇子胡作非为, 但你就是不听!沈夫人泪流满面,指着诚国公的鼻子怒骂道, 如今好了,眼下害得咱们举家都落到这副情状,你是不是终于满意了?!
  诚国公颓丧地靠坐在一旁,任由妻子愤恨唾骂,指尖摸到的早已不是那些象征着荣华的金银玉器、绫罗绸缎,而是粗糙的囚衣与冰冷的石墙, 哪还有半分从前的风光?
  他面上老泪纵横, 再对上夫人冷漠中夹杂仇恨的视线, 又是一阵心如刀割, 深深为自己当初一意孤行的决定而后悔起来。
  若早知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话,那他定然不会起什么造反之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足够了,又何必去贪求那些注定得不到的高官厚禄与权柄威望?
  如果安分守己,至少还能尽享富贵尊荣, 衣食无忧;可现在
  只能得到一个身首异处的结局了。
  沈氏这厢举家哭闹不休,反倒是一手主导谋反的明晖本人要比他们稍好一些毕竟身为皇嗣,天生尊贵,且多年来也替朝廷做了不少实事,皇帝考虑良久,最后也只是废了明晖的皇子身份,下旨将其终身关押于监牢,严令不许他以任何理由再回皇宫或乾王府。
  天承举国都对孝道亲情十分看重,何况还有没来得及根除的乾王余党在吏部、都察院奋力上书,这个旨意倒还算是在明晖的意料之中。
  然而,紧跟着从掖庭狱中传来的消息,却将他实实在在地震在了原地,半晌连一根手指都动弹不得。
  婉贵妃沈若扶戕害皇嗣,其罪当诛。陛下已经亲自下令,将她贬为庶人,并即刻处以绞刑,借此告慰那些曾被她残害而亡的条条人命。
  这个消息来得很突然,但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惹得狱卒们都在窃窃私语地谈论,间或夹杂着几声唏嘘:真没想到,咱们天承朝唯一的贵妃娘娘,居然会落到这样一个不甚体面的结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