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节 (第2/3页)
,甚至连皇叔和太子都被蒙在鼓里。 这才过了多久,为何这些人似乎都知道他能对小娘子动心了? 不太对。 师公绝不可能大肆宣扬此事,伯母甚至不敢在人前流露出自己对滕玉意的关注。 所以这事是别人传出去的了? 皇室的这些流言到了坊间,会像春天的柳絮一样满城飞扬,发酵了这些日子,早不知经过多少人的口和耳了,因此今晚听说他对某个小娘子倾心,才会无人表示质疑。 能走漏风声的无非两处地方:青云观、宫里。 青云观只有师公和小师弟,那么只能是宫里了。 蔺承佑不动声色喝了口茶,记得那回滕玉意曾借小涯之口说有人日后会对他不利,从前他不以为然,现在看来,那人或许根本不在所谓“三年后的军营”里,而是一直在自己身边。 他是装作不知道等对方露出更多马脚,还是顺着线索马上把那人揪出来? 真要查的话,流言这种东西,一向极难溯源,都过去这些日子了,要想再找到源头怕是不易,对方应该也是料定了这一点,才如此肆无忌惮。 更有意思的是武元洛的反应。 武元洛自小有神童之名,无论与人斗智或是斗诗,号称从未遇过敌手,把自己的二妹跟他攀扯到一起,仅仅是为了与他斗气? 武氏兄妹的阿爷是武如筠,御史中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国之重臣,目前朝中唯一能与侍中邓致尧、郑仆射抗衡的宰相之一。 这几只老狐狸经常在朝堂上斗来斗去,这些年就没消停过。 如果他没记错,前些日子在商讨太子妃名单时,侍中邓致尧率先将自己的孙女推到了伯父面前。 武如筠不甘示弱,旋即把自己的次女夸到天上有地上无。 最后伯父自然是秉持一贯的持平之策,把两家娘子的名字都添上了。 武元洛今晚来这一出,就不怕妹妹参选太子妃一事泡汤? 哦是了。 武元洛还有一个大妹妹武缃。 武缃自小与郑仆射的大公子郑延让订了亲,那时候武中丞还只是吏部的一个侍郎。前一阵两家本要正式过聘礼了,郑延让却与段家的女儿段青樱有了私,段青樱怀着身孕不肯堕胎,郑延让自然不敢再娶武缃。 为这事,郑仆射和武中丞几乎撕破了脸。 所以武家这是打算改由武缃来参选太子妃了? 听说这位武大娘子才情和样貌都比妹妹更胜一筹,只因自小有亲事在身,武家才不得已将二女儿推出来,现如今因为郑家的过错退了婚,武家为了稳操胜券,自然会重新考虑武大娘子。 一旦武缃被选上,郑仆射父子头一个被狠狠打脸,那么武家也就能狠狠出口恶气了。 而武如筠真要是做了未来国仗,在朝中的威望慢慢也就能压过郑仆射及郑家在朝中的一众门生了。 只是本朝历来没有姐妹俩同时竞选太子妃的先例,大女儿有了着落,武家为了补偿小女儿,说不定会给小女儿选一门差不多的亲事。 看样子,武家是打算把武缃跟他捆到一起了。 呵,不愧是武元洛,估计是知道了家里的打算,居然干脆利用之前那一出反将他一军。 敢拿这种事招惹他,这小子大概是活腻歪了。 “你们瞧他。”太子主动发话了,“最近动不动就发怔,每回跟他说什么话,别指望他马上有回应,这是不是叫患了相思病?” 顾宪:“你不会真瞧上武二娘子吧?” 蔺承佑在心里拿定了主意,喟叹道:“我蛊印未消,哪能瞧得上谁家的娘子,我好心帮个忙,倒叫武元洛生出这样大的误会。” 淳安郡王意味深长看了眼蔺承佑,没吭声。 “真没消?”太子表示不信,起身到蔺承佑身后一瞧,愣了一愣,遗憾地坐回原位,“我和皇叔听了这消息,还高兴了一场。阿大,你也别急,这回师公回来了,说不定有法子能想。” 蔺承佑知道太子忠厚,怎忍心他为自己担心,忙对太子使了个眼色,心道:阿麒,回头再跟你解释。 顾宪好奇道:“蛊毒不解就不能动情吗,世子,你从没对某个小娘子有过一丝异样?例如,